脉络洞察 | medomino

拜访科研型专家,怎么聊才能体现懂他的研究,而不是让他觉得在推销产品?

HCP360
LUY 2025-11-19

摘要:

一线代表拜访前可从日常工作重心、核心产出、对外合作方向三维度判断专家角色,针对科研型专家需围绕研究缺口提供科研资源、以科研探讨形式沟通,也可借助脉络洞察的数据库及 AI 工具助力。


一线代表拜访前,想要贴合专家的学术偏好,首先建议判断专家的工作重心和角色,判断专家角色需从日常工作重心核心产出行业角色三个维度调研,每个维度都有明确的区分依据,具体如下:

看日常工作重心:

临床型专家:调研中若发现专家每周门诊≥3次、负责病房患者管理、常参与院内疑难病例会诊,比如某三甲医院心内科医生,每周2次专家门诊、1次病房大查房,还负责基层转诊患者的诊疗,这类就是典型的临床型专家,核心精力在看病;

科研型专家:若专家牵头/参与临床试验(近1年有2项以上在研项目)、较少参与日常门诊,比如某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肿瘤科医生,主要负责肿瘤耐药机制研究,门诊仅每周1次,大部分时间在做实验、分析研究数据,就是科研型专家;

学会任职型专家:若专家有医学会主委/副主委、诊疗指南编写组成员等任职,且常组织/参与行业会议(近3个月有2次以上学术会议发言)、负责区域医疗项目(如基层用药规范推广),比如某省医学会内分泌分会主委,同时牵头本省糖尿病基层诊疗能力提升项目,就是学会任职型专家,核心精力在推动行业工作。

看近1年核心产出:

临床型专家:产出多是临床病例分析文章(如《XX药物治疗难治性高血压病例报告》)、院内诊疗流程优化方案;

科研型专家:产出多是基础研究论文(如《XX基因对某肿瘤药物疗效的影响》)、临床试验数据报告;

学会任职型专家:产出多是诊疗共识/指南(如《XX疾病基层诊疗共识(2025版)》)、区域医疗调研报告(如《本省基层糖尿病用药现状分析》)。

看对外合作方向:

临床型专家:更愿合作解决临床痛点的项目(如基层医生用药培训、临床病例共享);

科研型专家:更愿合作有数据/资源支持的研究项目(如联合开展某药物的真实世界研究);

学会任职型专家:更愿合作助力行业规范的平台项目(如联合开展区域学术会议、诊疗标准推广)。

或者通过和脉络洞察合作掌握KOL专家信息,脉络洞察拥有全国400万HCP的数据库,提供全方位的客户(KOL)画像数据、深度洞察及持续追踪,以强大的数据库+AI能力,结合生命科学行业多年的数据处理和经验积累,帮助药械企业用更少的时间、更低的成本,快速定位目标领域KOL,实现更好的推广效果。

其中,具体针对科研型专家时,需注意,科研型专家最反感用产品打断研究思路,关键是把产品变成‘研究资源’,把沟通变成‘科研探讨’,具体要做好3个核心动作:​

1.前期调研:挖研究缺口,找产品能补的点​

不只是看专家的论文标题,更要读论文的讨论部分——科研论文的讨论会写本研究的不足(如样本量小、缺乏某类数据)未来研究方向(如需验证某基因的影响),这就是研究缺口。比如专家论文里写本研究样本仅120例,需扩大样本验证XX结论,而你的产品有300例同类患者的真实世界数据,这就是绝佳的结合点;​

同时,整理产品可提供的科研资源清单,比如可提供近3年的真实世界数据(按基因分型、年龄分层)可协助联系合作医院收集样本可支持研究方案设计,资源要和专家的研究方向强相关,不是泛泛的支持。​

2.沟通时:从他的研究切入,用缺口提问,用资源回应​

开场提他的研究,体现做过功课:比如李教授,您去年发表的《XX基因与肺癌药物疗效的相关性》这篇论文,我特别关注到您在讨论里说‘样本量不足,需验证亚裔人群的数据’——我们刚好有200例亚裔患者的基因分型和用药数据,想和您探讨下能不能补这个缺口?,一句话说明我懂你的研究痛点,我不是来推销的,是来帮你推进研究的;​

聊研究时先请教,再给资源:比如您接下来想做‘XX基因在晚期患者中的影响’,这个方向特别有价值——如果要设计这个研究,您觉得是用回顾性数据还是前瞻性数据更好?我们可以提供回顾性数据,也能协助开展前瞻性研究,先尊重专家的研究设计思路,再提供资源,资源就成了支持他实现想法的工具;​

不急于谈合作,先谈研究可行性:比如您觉得我们的数据能不能满足这个研究的样本要求?如果不够,我们还能协调其他中心补充这个研究需要多久?我们可以配合您的时间节点准备数据。

沟通重点是怎么把研究做起来,而非怎么合作推广产品,让专家觉得你和他是同一战线的科研伙伴。​

3.收尾时:留‘研究资料’,不给‘产品手册’​

告别时递研究数据摘要(标注可提供完整数据集)、类似研究的方案模板,而不是产品宣传册;同时说我把数据摘要发给您,您先看看,如果觉得有可探讨的点,随时联系我。

给专家留出评估研究价值的空间,而非拒绝产品的压力。

以上问题,也可以找脉络洞察帮忙解决,脉络洞察的AI套装,有赋能一线代表的客户互动助手,结合全球及国内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,核心能力包括HCP动态追踪、个性化触达话术生成、智能问答等,完全符合药械企业场景,有效帮助一线代表与HCP之间建立信任。

更多精彩文章

了解更多
演示
企微

扫描添加企业微信

企微二维码
邮箱

合作邮箱请发送至

service@medomino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