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医药行业,医学联络官(MSL)扮演着关键角色。他们如同药企与医疗专家间的桥梁,承担着传递医学信息、推动科研合作等重要职责。而 MSL 工作效能的提升,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与专家关系的良好维护。那么,MSL 究竟如何通过专家关系维护,实现工作效能的提升呢?
深入了解专家,精准对接需求
MSL 需要全方位了解 KOL 的信息,包括教育背景、科研方向与成就、职务职称、绩效考核指标、工作压力、内容与渠道偏好、人际沟通风格、社交网络等。例如,通过分析专家过往发表的学术论文,可明确其科研兴趣点;从与专家日常交流中,了解其工作压力来源。基于对专家的深度了解,充分挖掘其需求,制定针对性的互动与合作计划。若专家近期专注于某罕见病研究,MSL 可收集整理相关前沿研究资料,提供给专家,同时探讨药企能否在该研究方向提供支持,如协助开展临床试验等。这样精准对接需求,能快速拉近与专家的距离,为后续合作奠定基础。
提供有价值内容,树立专业形象
MSL 的核心工作之一是传递医学信息。这要求 MSL 不断提升自身知识的深度和广度,追踪领域前沿热点信息。在向专家传递医学信息时,要根据专家的兴趣方向及关注问题,进行有针对性的内容准备。例如,在肿瘤领域,若专家关注免疫治疗新进展,MSL 可准备最新的临床研究数据、不同免疫治疗药物的对比分析等资料。并且,不能只是单纯的信息 “灌输”,要对信息进行筛选和整合,以清晰易懂的方式呈现给专家。如制作简洁明了的图表,对比不同治疗方案的疗效和安全性。通过提供有价值、高质量的内容,MSL 能在专家心中树立专业可靠的形象,增强专家对 MSL 的信任,促进双方关系进一步发展。
有效沟通互动,建立长期信任
在与专家沟通时,尊重和真诚至关重要。每次拜访前,MSL 需提前了解专家的临床方向,围绕其感兴趣的领域,准备拜访问题与传递信息,可取选 1 - 2 个问题进行资料查找,并思考解决方案。例如,拜访心血管领域专家前,针对专家关注的新型抗血小板药物应用问题,准备相关研究资料和临床案例。拜访中,若遇到自己难以回答的问题,要保持真诚态度,承认不足,拜访结束后及时学习并通过线上方式解答专家问题。沟通是一个长期过程,MSL 要保持平稳心态,让专家感受到这是一次学术交流,而非仅仅为了完成工作。通过持续的有效沟通互动,逐渐建立与专家的长期信任关系,专家也更愿意与 MSL 分享见解,提供有价值的反馈。
跨部门协同合作,整合资源服务专家
MSL 不仅要懂专业,也要懂业务,了解跨部门合作伙伴的需求。作为区域内与专家互动的枢纽,MSL 需充分发挥协调联动效能。比如,销售同事对专家的工作习惯和诊疗观念可能更了解,MSL 可与销售共同拜访专家,从各自角度回答专家问题,提高专家对公司的评价。同时,MSL 可与研发部门合作,将专家的临床需求反馈给研发团队,促进产品改进和创新。在组织医学会议时,与市场部门协作,确保会议宣传和组织符合专家需求。通过跨部门协同合作,整合各方资源,为专家提供更全面、优质的服务,提升自身在专家心中的价值与区域医学领导力。
在维护专家关系、提升工作效能方面,脉络洞察医学部解决方案展现出独特优势。它借助先进的数字化手段,能够帮助 MSL 更高效地收集和分析专家信息,实现对专家需求的精准把握。在内容推送方面,依据专家特质和需求,达成面向精准客户(Right Customer),在合适时机(Right Time),通过恰当渠道(Right Channel),推送契合需求的学术内容(Right Content)的 4R 目标,实现精准高效医学沟通和内容传播。同时,利用智能化工具,提高 MSL 的工作效率,让 MSL 有更多时间投入到与专家的深度沟通和策略性工作中。选择脉络洞察医学部解决方案,为 MSL 维护专家关系、提升工作效能提供有力支持。